2025百度世界大会:AI全栈自研引爆生产力革命,萝卜快跑全球服务破1700万次领跑无人驾驶
2025-11-13
11 月 13 日,百度世界大会 2025 在北京召开,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携全栈 AI 技术成果与无人驾驶最新进展重磅亮相。大会披露,百度已构建覆盖芯片、框架、模型、应用的全栈 AI 技术体系,通过文心大模型 5.0、昆仑芯新一代芯片等核心产品引爆产业生产力革命;旗下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萝卜快跑全球累计服务量突破 1700 万次,以全无人运营规模、安全性能双领先的优势,稳居全球无人驾驶行业第一梯队。

全栈自研构建产业新基建,AI 从成本转化为生产力
本次大会最受关注的,是百度展现的全球罕见的全栈 AI 技术布局。依据斯坦福大学《AI Index Report》提出的四大技术维度(应用、基础模型、云基础设施、硬件加速器),百度已实现全链条深度布局并落地产业化成果。李彦宏在演讲中提出核心论断:“当 AI 被内化为一种原生能力,智能就不再是成本,而是生产力。”
在技术底座层面,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 5.0,采用原生多模态建模与超大规模混合专家(MoE)架构,总参数超 2.4 万亿,激活参数比低于 3%,在降低计算成本的同时,其文本理解、创意生成能力位列全球前列,登上 LMArena 排行榜中国第一。硬件支撑方面,新一代昆仑芯 M 系列芯片与百舸 AI 计算平台形成协同,其中 M100 聚焦推理场景性价比优化,M300 瞄准多模态模型极致性能,配套的天池超节点可支撑万亿参数模型完整训练周期,百度 “五年五芯” 计划将推动芯片迭代进入产品化阶段。
应用层的三大核心产品成为生产力转化的关键载体:AI 搜索完成从 “链接分发” 到 “内容生成” 的重构,70% 首条结果实现富媒体化,且开放 API 向开发者赋能;慧播星数字人在海外电商场景转化率提升 31%,成本降低 80%,计划进军东南亚、中东市场;伐谋智能体深度渗透企业核心流程,在金融风控领域实现特征挖掘效率翻倍、风险区分度提升 2.41%。截至目前,百度智能云已连续六年位居中国 AI 云服务市场份额第一,全栈技术正转化为产业公共基础设施。
萝卜快跑 1700 万单登顶全球,全无人运营成行业标杆
大会同步披露的萝卜快跑运营数据,标志着无人驾驶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。李彦宏宣布,萝卜快跑全球累计出行服务次数突破 1700 万次,覆盖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迪拜等 22 座全球城市,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 2.4 亿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 6000 圈,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占比达 1.4 亿公里。
商业化运营方面,萝卜快跑展现强劲增长势头:每周全无人订单(主副驾均无安全员)超 25 万单,仅 2025 年 Q3 单季度订单量即突破 300 万单,较 Q2 环比增长近 50%。安全性表现更显技术硬实力 —— 全无人驾驶车辆平均行驶 1014 万公里才出现一次气囊弹出事故,未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件,该数据不仅远超人类驾驶员水平,亦领先谷歌 Waymo 等行业竞品。
从行业格局看,萝卜快跑已与 Waymo 共同构成全球无人驾驶第一梯队。数据显示,截至 2025 年 10 月,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较 Waymo 多出约 700 万单,运营里程领先近 9000 万公里;而小马智行、文远知行等第二梯队企业,累计订单量不足其七分之一,运营里程仅为其九分之一。李彦宏表示,“领先的技术、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卓越的安全记录,让萝卜快跑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商”。
技术普惠成共识,AI 生态价值持续释放
大会传递出清晰信号:当全栈技术从企业竞争壁垒转化为产业公共基础设施,AI 的 “智能红利” 正加速转化为普惠的 “社会红利”。李彦宏提出的 “倒金字塔” 价值理论引发行业共鸣 —— 芯片之上的模型应产生 10 倍价值,应用层需创造 100 倍价值,这种健康生态正在百度全栈布局中逐步落地。
业内分析认为,百度世界大会 2025 的成果展示,不仅印证了全栈自研战略的前瞻性,更标志着中国 AI 产业从技术跟随进入生态引领阶段。无论是重构 C 端交互的 AI 搜索、赋能 B 端效率的数字人,还是定义未来出行的无人驾驶,百度正通过技术开源、能力开放,推动 AI 从单点突破走向全产业渗透,为全球科技产业的生产力变革提供 “中国方案”。
免责声明:部分篇幅文本系转载或企业供稿,版权归原版权所有者所有;本网旨在传递更多正量信息,不代表捷羽东来的观点和立场;若侵权或疏漏,请后台联系我们核实后更正或立即删除!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