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文章> 文章详情
硬核科技集结进博会:中国方案点亮全球发展新未来
2025-11-06捷羽东来Ai

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盛大启幕。36.7 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,461 项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服务集中亮相,其中中国企业带来的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高端制造等领域创新成果备受瞩目,以 “可感知、可落地、可共享” 的中国方案,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,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底气。

智能装备 “显神通” 重构产业新生态

在技术装备展区,人形机器人、四足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成为 “流量担当”。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展出的伏羲系列人形机器人引发围观,180 厘米高的伏羲机器人凭借具身智能技术,可完成复杂环境下的 “摸爬滚打”,6 自由度灵巧手能精准执行抓取放置动作,未来将深耕安防巡逻、工业作业等场景。全球首个安保防暴机器人更展现硬核实力,通过多模态传感系统实时识别威胁,自主完成防御制伏动作,为高危场景安全防护提供全新解决方案。

杭州智元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带舵面式涵道飞行器,以 80 公里时速、1000 米升限的性能参数,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亮眼成果。该飞行器采用一体化环状结构保障安全,可广泛应用于消防救援、高空作业等场景,目前已收到全球 50 多座城市的合作意向。同期亮相的 “踏山” 髋部助行外骨骼,凭借 99.2% 的地形预判准确率和 2.7 公斤的轻量化设计,为养老助行提供科技解决方案,彰显中国科技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响应。

高端制造 + 生命科技 破解发展痛点

国家综合展中国馆内,CR450 动车组模型前人头攒动。这款被誉为 “全球最快高铁” 的装备,近期试验时速达 453 公里,其核心技术突破让墨西哥展商里卡多・恩里克连声惊叹:“中国创新超乎想象”。作为 “十四五” 重大科技成果代表,该动车组与月球科研站沙盘、“嫦娥五号” 月壤样本共同构成中国高端制造的 “星辰大海” 图景,展现从地面交通到深空探索的全链条创新能力。

生物医药领域,复星医药带来的全球首款立式粒子治疗系统 Marie 引发行业关注。该系统将传统 120 平方米的治疗室压缩至 30 平方米,让尖端放疗技术更易普及,其 CAR-T 产品已成功治疗超千名患者,并通过多层次支付体系提升全球可及性。西门子医疗亚洲首发的 “极速能谱血管造影系统”,则以 2.5 秒术中成像的突破,将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缩短 30 分钟,成为生命通道的 “科技加速器”。

开放协同促共享 科技红利全球流动

“进博会已从展示窗口升级为价值共创平台。” 连续八届参展的 SYR 汉斯希尔中国公司副总经理唐鹏的感言,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。本届进博会新增 600 余家参展企业,290 家世界 500 强齐聚,123 个 “一带一路” 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同比增长 23.1%,形成全球创新资源交汇的强大磁场。

在 “创新孵化 + 产业落地” 的生态链构建中,中国科技正实现从 “引进来” 到 “走出去” 的升级。优衣库联合研发的 3D 中空纤维面料,将科技融入日常消费;三星 AI Home 解决方案通过三大模块构建智能生态,2025 年将实现 4 亿台设备搭载 Galaxy AI。进博会首次设立的 “亚非产品专区” 和 “出口中国” 品牌计划,更让中国科技成果与发展中国家需求精准对接,通过零关税政策和技术转移,让创新红利惠及全球。

“开放是激活全球机遇的引擎,科技是重塑未来图景的画笔。” 正如进博会主题所昭示,中国以 461 项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,展现了 “创新驱动 + 开放合作” 的发展路径。从低空飞行器到智能机器人,从高铁技术到精准医疗,中国科技正以务实方案回应全球发展需求,在进博会的平台上,书写着 “共创新机遇、共享新未来” 的合作篇章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中国举办进博会,就是要扩大开放,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。进博会见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“越开越大”,也推动着中国高水平开放的进程。

免责声明:部分篇幅文本系转载或企业供稿,版权归原版权所有者所有;本网旨在传递更多正量信息,不代表捷羽东来的观点和立场;若侵权或疏漏,请后台联系我们核实后更正或立即删除!